吹塑成型、泡罩、旋轉成型這三種工藝已經循環多年。這三種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這也給工業制造業帶來了好消息。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滾塑:下圖所示的工具箱和船如果使用注塑模具很難制造,因為有很多反向彎曲,而且體積很大。然而,旋轉成型可以容易地實現,并且模具價格低。
看完滾塑的產品,我們來說說滾塑的工藝流程:
滾塑工藝是將粉狀塑料放入模具,然后旋轉并同時加熱,模內的粉料逐漸熔融粘附于模腔,經冷卻定型而制得塑料產品。
相對于注塑來說,滾塑是比較簡單的。滾塑成型比較緩慢,像大型的產品一個小時只能成型一個產品,不適合于大批量生產需求。
滾塑工藝比較明顯的優勢主要有如下8點:
1.滾塑模具成本低—同等規格大小的產品,滾塑模具的成本約是吹塑、注塑模具成本的1/3到1/4,適合成型大型塑料制品;
2.滾塑產品邊緣強度好—滾塑可以實現產品邊緣的厚度超過5個毫米,徹底解決中空產品邊緣較薄的問題;
3.滾塑可以安置各種鑲嵌件;
4.滾塑產品的形狀可以非常復雜,且厚度可超過5個毫米;
5.滾塑可以生產全封閉產品;
6.滾塑產品可以填充發泡材料,實現保溫;
7.無須調整模具,滾塑產品的壁厚可以自由調整(2mm以上);最大可以做到3cm。
8.產品中空無縫,但可以調整壁厚,使產品具高強度。
當然每個工藝有他的優點,也會有他的缺點。滾塑成型的幾大缺點如下:
1. 加工周期長,不適合大批量生產;
2. 能量利用率低下,液化油加熱,大量的熱量流失造成能源浪費;
3. 模塑材料選擇有限 ,目前用于滾塑成型的材料只有少量的幾種,我國99%的滾塑制品材料為PE,其中的95%是適用于滾塑成型的滾塑級LLDPE。雖然尼龍、聚碳酸酯、ABS等多種塑料也有采用滾塑工藝成型,但應用面非常窄;
4. 材料成本較高,需要選擇特殊的助劑和制成精細粉末。由于滾塑成型的特殊性,為了便于傳熱,材料必須為粉狀料,而且粉料顆粒大小對制品質量有非常大的影響,國內能生產滾塑料的很少,目前原料主要依靠進口,因此成本比較高;
5. 一些形狀的制品(如肋筋狀制品)的模塑比較困難
6. 相對注塑、吹塑成型,每次卸制品和裝原料開模麻煩,工人勞動強度較大。
下面的都是滾塑的產品,圖片第一次是滾塑模具。
上面就是滾塑的工藝流程。
下面我們再來聊聊吹塑。我們還是先上圖看看吧。
有沒有發現,這些產品都是日常我們所用到的,并且有很多產品是經常性使用??赐戤a品那我們先來看看什么是吹塑。
吹塑----是在閉合的模具內利用壓縮空氣將擠出或注射成型得到的半熔融狀態的塑料型坯吹脹,然后冷卻而獲得中空制件的一種加工方法。主要用于制造薄壁塑料瓶、桶以及玩具類等塑件。
原料:PP, PE, PS, SAN, PVC, PC
吹塑主要為分兩種,擠出吹塑與注射吹塑。
上圖就是擠射吹塑的工藝流程??赐陻D射再來看看注射成型。
注射一拉伸一吹塑該工藝主要生產PP、PET或PVC瓶。其工藝過程是先將熔融樹脂注射成有底型坯,然后加熱型坯并拉伸、吹脹加工成瓶體的一種加工方法。如上圖為注射吹塑。
看完工藝,下面看看吹塑模具。目前我們用到的吹塑模具,主要有鋁模和銅模。
吹塑模具主要由兩半陰模構成。因模頸圈與各夾坯塊較易磨損,故一般做成單獨的嵌塊以便于修復或更換。
最后來看看吸塑。
真空吸塑成型工藝是一種熱成型加工方法。利用熱塑性塑料片材,制造開口殼體制品的一種方法。將塑料片材裁成一定尺寸加熱軟化,借助片材兩面的氣壓差或機械壓力,使其變形后覆貼在特定的模具輪廓面上,經過冷卻定型,并切邊修整。真空吸塑成型這種成型方法是依靠真空力使片材拉伸變形。真空力容易實現、掌握與控制,因此簡單真空成型是出現最早,也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種熱成型方法。
看到上圖,是不是感覺的特別簡單。我們吸塑中廣泛使用的模具,主要有三種。
石膏模
開模約需2-4天時間石膏模主要是采用黃色的吸塑手板石膏粉;
鋁模
開模模具需5-7天時間,使用ZL401、6061和7075等鋁質材料制成
銅模
開模約需3-5天時間。
塑料吸收有兩種成型方法。它分為母模和陽模。
陽模成型方法:貼附的型腔壁側面質量高,結構清晰細致。壁厚的最大部分在陽模的頂部,而最薄的部分在陽模的側表面和底表面之間的邊界。
陰模成型法:生產出來的產品貼在模腔壁上的表面質量高,結構清晰、細致。壁厚的最大部分在模腔的底部,最薄的部分在模腔的側面和底面的接合處。隨著模腔深度的增加,產品底部拐角處的壁變薄。因此,真空陰模成型方法不適合生產深度大的產品。